用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专业载体
2023年08月07日 08:57 阅读:[]
高校是知识传承创新的殿堂、涵养精神文化的重要阵地,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专业载体,要充分发挥其文化功能,发掘专业内涵、完善课程体系、创新教学方式,助力校园文化建设,引导各族学子厚植爱国情怀,坚定文化自信。
汉语言文学专业以文学与语言专业课程为支撑,涵盖中国古代文学、现当代文学、民间文学、美学、现代汉语、古代汉语等核心课程。这些课程在文学与语言构筑的知识体系中,聚焦中华文化内涵、精神品格与审美特质,彰显中华民族精神品格,唤醒文化记忆,激发文化自信。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,汉语言文学专业所蕴含的人文资源不断焕发活力,既是培根铸魂、润心启智的育人平台,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专业载体,要坚持守正创新,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。
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。
具体而言,中国古代文学、现当代文学、美学、现代汉语、古代汉语等专业主干课应夯实彰显中华文化精神的课程根基,专业选修课应注重文学经典与语言文献导读,以历史、哲学与文学审美相融通的理念,多维度支撑核心课程的人文内涵建设。如,可以开设《论语》导读、《庄子》导读、《史记》导读、唐宋诗词鉴赏、现当代作家作品导读等课程,引导学生以文史哲融通的视野,从文学经典中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、发展脉络、基本走向,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、价值理念、鲜明特色,理解“大一统”“和合”“大同”始终是各民族共同追求的社会理想,“经世致用”“兼济天下”始终是各民族坚守的人生价值,进而把握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深刻内涵。此外,可以开设古典诗词咏诵、创意写作、语言调查、文学采风等专业实践课程,引导学生领悟中华文学的艺术魅力、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创新课程思政理念。
课程是传递知识与思想的基本载体,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创新课程思政理念,以中华文明所具有的五方面突出特性为引领,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。可以通过中华文化导论、中国古代文学、文学经典与语言文献导读等课程,打造课程思政集群,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,提炼符合时代需求的精神内涵,更好地与革命文化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互相融通。要将文化概念辨析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紧密结合起来,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、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。如,在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突出的连续性时,可以把“民本”思想作为典型案例深入分析。《尚书》中“民为邦本,本固邦宁”的观念、孔子的 “仁者爱人”“为政以德”、孟子的“民为贵”、屈原的“哀民生之多艰”、《淮南子》的“治国有常,利民为本”、杜甫的“穷年忧黎元,叹息肠内热”、白居易的“惟歌生民病,愿得天子知”等都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。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优化课程形式,紧密结合实际,灵活运用启发式、讨论式、互动式等方法,优化课程内容、创新教学方式,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,以生动、形象、可感的方式提升课程思政成效。
创新传承方式与路径。
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质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,《论语》《老子》《庄子》《孟子》《周易》《史记》等经典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智慧,如天下为公、民为邦本、为政以德、革故鼎新、任人唯贤、天人合一、自强不息、厚德载物、讲信修睦、亲仁善邻等,这些观念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,具有恒久的思想魅力与重要的时代价值。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,需与时俱进,创新传承方式与路径。一方面,要将课堂讲授与学生互动、经典文献研读与文化创意写作紧密结合,构建教师科学引导与学生主动探研的教学模式,引导大学生更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;另一方面,要充分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,以古典诗词咏诵、经典作品解读、文化典故释义、文化符号解读、文化文案展示等方式,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渠道。
高校是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的摇篮,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,要加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和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,依托全校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,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润泽校园、走向大众,引导各族青年学子传承好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推动全社会共同赓续历史文脉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。
上一条:坚守统一性,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
下一条:习近平在江苏考察时强调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 谱写“强富美高”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
【关闭】